皖教科研函〔2016〕12号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所):
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安徽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经研究决定举办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现将具体安排公布如下:
一、参评对象
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相关学科教师、教研人员。
二、参评学科(领域)
幼儿园:游戏。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
三、参评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时间长度一般在5-10分钟。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参赛教师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以现行教科书为基本内容,自主选择某一课重难点设计课程,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练习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四、评选时间及程序
1.评审时间
本次大赛通过教师个人申报,省、市、县三级评审进行组织,分县(区)初评、市级复评和省级终评三个阶段逐级开展。初评和复评由各地组织评选,省级终评由省教科院组织。
教师个人申报时间:2016年4月1日—6月30日
初(复)评时间:2016年7月1日—8月31日
省级终评时间:2016年9月1日—9月30日
2.评审程序
(1)教师个人申报
本次优秀微课评选活动只接受教师个人在线申报提交,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到省资源平台。每位教师只能提交一份参评作品,每件作品署名1人。
(2)县(区)、市级评审推荐
参赛作品的初评和复评推荐工作由各县(区)、市自行组织,按时间要求逐级上报评审结果。
(3)省级评审
省教科院将组织省内知名学科专家和优秀一线教师,组成专家评审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分学段组织评审。
五、报送数量及要求
1.每位老师报送微课一个,内容包括:
(1)微课视频(每课1个,一课对应一个知识点)
(2)进阶练习(每课2套,与微课视频配套)
(3)学习任务单(每课1个,与微课视频配套)
学前教育只要求报送微课视频,内容应是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围绕一个游戏内容展开的微视频制作。游戏类型不限,可以是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益智游戏等,旨在通过介绍游戏所选择的材料、玩法、注意事项等,让教师和幼儿了解游戏的目的及其玩法。幼儿游戏微课视频时间为3—5分钟。
音乐、体育、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只要求报送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
2.微课报送数量:每个市学前教育报50个;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科报50个;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每科报40个;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每科报30个;省直管县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科报15个,其他学科每科报10个。相同学科相同知识点的微课只能报送1个。
3.微课视频格式限定为可在线播放的flv流媒体格式。片头应注明作者、单位、学科等信息;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录制声音清楚。时间长度限定在5~10分钟。
六、权责约定
1.申报的微课资源应符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法律法规要求,选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富有时代性;申报者为相应微课的开发主体,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和所有权,不得从他处抄袭、转载;不得出现雷同、重复的作品,一经发现取消评审资格。
2.微课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品,借鉴的图文及创意不得超过20%。若因抄袭而引发的学术纠纷由参赛者本人负责。
3.本次大赛旨在丰富课堂教学优质资源,促进我省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和资源共享,因此,一旦提交参赛作品则视为同意将自己的作品无偿提供给“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主办方可以免费编辑、出版和发行微课,供全省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学习、观摩使用。
七、其他
1.各市要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严格遴选优秀作品上报到省资源应用平台。
2.本次大赛将设一、二、三等奖,对组织有力的单位将颁发优秀组织奖。
3.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评选费,各级评选中所发生的费用由各级自行筹措解决。
4.《微课报送要求及相关说明》以及《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模板》见省资源平台咨询服务栏目。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6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