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学校工作报告
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尹成新
(2022年6月24日第十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各位代表:
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的一学年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也是我校全面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县委教育工委、县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深悟透“五个必由之路”的深刻内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习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创建A类中等职业学校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法治、包容、励志、创新”的管理理念,教师技能大赛全省领跑,二期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融入长三角、推进一体化启动实施。
“立足灵璧大地,办特色鲜明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我们更加坚定!
实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影响”的发展目标,我们更有信心!
我的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过去一学年工作总结,二是未来一学年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 过去一学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021年经县委批准,我校党总支部升格为党委,2022年2月25日第一届党委领导班子选举产生。在党委成立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凝心聚力、忠诚尽职、深化内涵建设,为把我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影响”的职教名校而奋斗》的工作报告。这份报告为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实现路径。2022年上半年,校党委对党支部进行重新调整,6月初,各支部完成选举。支部调整的初衷是实现党建工作与系部工作的深度融合。希望各支部发挥好党建作用,推动系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举全校之力做好A类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的各项工作。2020年我校认真做好B类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工作,2021年9月,省教育厅公布71所“安徽省首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我校创建B类学校获得圆满成功。创建安徽省A类学校是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2021年1月28日,在学校发展务虚会上,确定了当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实施A类学校创建工作。从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底,500多天的时间里,全校一以贯之的工作主题就是全面实施A类学校创建。全校聚焦A类学校标准,全面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学校党委带领全体师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补足短板、深化内涵建设,较好完成创建任务。在此期间,许多同志“5+2”“白+黑”忘我地工作着,奋力地拼搏着,积极地进取着。在此,我代表校党委感谢同志们的努力与付出!
我们为什么这样努力?因为我们对教育有一份执着的、不变的眷恋,对学校的发展有一份难以释怀的深情,对灵璧职业教育有一份职责与担当。
通过A类学校创建,我们取得了六条基本经验:
一是形成了一个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挥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建设了一支队伍:以党员为先锋,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全员参与,咬定目标,矢志奋斗。
三是践行了一条思路:开放思维,系统观念,顶层设计,学习先进,实践第一。
四是培育了一种精神:党政同心,上下同欲,敢于攻关,敢打必胜,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越是艰难越向前。
五是增强了一种信念:有大格局、大视野,才能成就大事业。
六是坚定了一个目标: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影响。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我校以落实县委提出的“两县两区一基地”发展战略为重点,通过企业“冠名班”等形式,实施订单式培养。2021年秋季学期,新增轴承产业“冠名班”4个,学生231人。轴承产业冠名班共有9个,在校生496人。我校轴承冠名班受到了企业、开发区、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高度关注。已经成为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典范。在冠名班的基础上,组建轴承产业学院,学院的新址位于县经济开发区,建成后能够每年满足1500名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小轴承转动千亿大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地,我校责无旁贷。
2021年7月,县委第一巡察组对我校进行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专项巡察,指出了在落实“加快灵璧轴承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整改任务。至2021年底,整改任务已经完成。通过巡察整改,我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定位——扎根灵璧大地,办特色鲜明职业教育;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秋季学期起,我校通过与颐高电商集团合作,以经贸旅游系为主体,以“电商班”为起点,组建颐高电商学院,培养电商人才。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1年底,我校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我校主动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经过多方筹措,聘请灵璧石鉴赏非遗传承人张超先生、泗州戏非遗传承人杨慧敏女士到校任教。以培养核心成员为基本着力点,辐射带动更多师生参与,逐步扩大非遗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接下来,我校将继续办好非遗传承学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课程计划,申报灵璧石鉴赏、泗州戏表演、钟馗画等专业,逐步形成专业化、体系化办学新格局,逐步打造为我校的新亮点。
(四)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去年,学校从天津职业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校,引进毕业生73人;经县政府同意,我校招聘兼职教师51人。至此,基本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今年,我校将继续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形式,壮大教师队伍。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二是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2021年在全省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我校共有13组参赛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这一成绩再次刷新我校在此类比赛中历史最好成绩,也是自该赛事举办以来,全省校级参赛单位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2022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选拔赛中,宿州市共推荐46组参加省级比赛,我校占25组。三是积极鼓励、帮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为提高现有教师学历水平,改变我校教师研究生学历人数较少的问题,正在通过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实施学历提升行动。
(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一年来,学校通过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学生学校生活的满意度稳步提升,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稳步提高。2021年新招学生4034人,在校生总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达到11080人。全学年,共完成社会培训超过1万人次。2021年7月,占地面积约192亩、总建筑面积12.28万㎡的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目前,项目程进展平稳;预计今年12月竣工。届时,我校可容纳在校生总数将达到1.5万人。
(六)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校。本年度,校党委推动《学校章程》的修订工作,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以执行为核心的制度运行体制初步建立。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成为学校治理的主要方式,法治思维成为教职工的基本思维形式。
(七)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本年度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复杂,我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绷疫情防控之弦,扎实做好防控的各项工作。
(八)全力抓好校园安全工作。我校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压实责任,长抓、抓常,落实、落细,我校2021年度获得了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深知平安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
在此,特别感谢各位系部主任副主任、各位班主任和全体包保教师,正式你们的卓越工作、辛勤的努力,我校在平安建设的路上继续前行。
第二部分,未来一学年工作计划
(一)迎接党的二十大,宣传、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下一学年,全校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就是以一流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学笃行的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决策部署。
(二)扎实做好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各项活动。全校要按照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安排,落实好各项任务,各处室、系部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三)完善群团组织架构。年内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的规定和相关要求,完成6个团总支部和全部团支部的换届工作。年内根据《工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系(部)为基本单位,组建工会小组,切实发挥好工会服务职工、助力发展的功能。
(四)继续做好“提质培优行动”的各项工作。我校申报的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优质技工学校、信息化标杆学校等25个项目,要全部开始实施建设。相关部门做好人员配备、方案制定、组织落实等各项工作。
(五)做好绿色学校申报、评估工作。创建省级绿色校园是学校年度重要工作目标。通过努力,争取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六)深化与合肥工业大学的合作。按照校党委《推进合工大技师学院灵璧分院高质量实施意见》的要求,完成续签合作协议,做好支部结对共建和专业共建工作。
(七)继续做好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继续建好非遗传承学院、轴承产业学院、颐高电商电商学院,建成食用菌产业学院。
(八)做好技工学校项目建设,启动申报高级技工学校工作。继续做好项目建设,确保年内交付使用。适时启动灵璧县高级技工学校的申报工作。做好技工学校管理和教学团队建设。
(九)落实水上项目基地建设任务。以艺术教育系为主体,全面落实好水上项目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
(十)启动高职学院建设工作。A类学校创建成功后,及时启动高职学院的筹建工作。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发展需要担当。我们的奋斗终将载入灵璧职业教育的史册上。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大有可为”变成“大有作为”,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责于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