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淡淡,有容乃大;墨香弥漫,刹那芳华。——题记
穿过千年的时光,回眸沧海桑田,仓颉造字给我们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故事,从此,中国的历史有了倾诉的方式,即便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熠熠生辉。
文字,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从远古蹁跹至今。绵长质朴的甲骨文,古朴凝重的金铭鼎文,工整匀称的秦时小篆,桀骜不驯的西汉隶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晋朝行书,肆意潇洒的唐宋草书,庄重典雅的明清小楷……每一个时代都留下的它的倩影,它是时移势迁、沧海桑田也湮没不了的精华。
墨香淡淡,有容乃大
透过文字,我们懂得了“天地”之所以宽广,是因为互相包容;“观”之所以辽阔,是因为有人谦让。
透过“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我们感悟到六尺巷不就是一种包容、谦让的佳话吗?
透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明白了放下是一种智慧,一种坦荡,一种成熟后的胸怀。
透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们懂得了当像大海一样以一个博大的胸怀容包容世间万物,当像高山那样巍峨屹立、大义凛然。
透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顿悟原来离别也可以这么洒脱和豪迈。
墨香弥漫,刹那芳华
先人们用文字绘制成一幅幅画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后世文人建造了一座精神的家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君子操守的行为准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让生机盎然跃入眼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苍茫和雄奇壮观扑面而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士们豪壮的誓言响彻寰宇。
……
先人们用文字演绎一场场人间真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身死五丈原,诸葛亮用一生在演绎着极致的奉献。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饱经塞上长城铁马秋风洗礼的陆放翁,也受不住那令人肝肠寸断的儿女情长,声声叹息至今令人心酸。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当一腔热血在现实的打压下沉寂,曾经那个单枪匹马出入敌军的辛弃疾,只能在落日楼头伫立、北望,即便把栏杆拍遍,也拍不走满腔的愁绪,拍不来朝廷的重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文字,如一架桥梁,沟通了今古。在文字的桥梁上,似乎可以看到先人们在远远的望过来,脉脉含情,看着后人们用千年的智慧结晶撑起着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昂扬阔步。
散发着墨香的文字,穿过千年的风刀霜剑,走过历史的泥泞坎坷,在新时代的天空与我们相遇相识相知。在这一刻,先人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重新拥有了色彩和温度。
一眼穿越千年,墨香弥漫,刹那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