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喜欢棋牌游戏的朋友都知道“定式”——也就是“套路”,按照套路走,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多的收益。
比如“马擒单士”,按照口诀七步即可擒杀,不依照“套路”,可能七十步也擒杀不了。当然这是双方都按照“定式”,如果某一个笨伯不按照“套路”,只能更快的失败!
“定式”是很多人很多年以来反复摸索的最佳方案。在摸索阶段,我们就要不断尝试“摸着石头过河”,而且还要尽快“过河”。如果“石头”换了位置,如果河水深浅有了变化,再想顺利过河就不容易了。
分享三个故事:
□跟风的“憋十”
几年前,笔者在农村生活,农闲时节,农民喜欢在一块“怡情”——小赌。比较流行的是纸牌游戏“九点半”,基本规则是:对子最大,九点半很大,“十点”(俗称“憋十”)最小。
某甲,惯用手段是“封顶”(即“梭哈”),有时候是“对子”,有时候是“九点半”,有时候是“憋十”,可谓神乎其技,罕有败绩。大家不知其虚实,往往因心馁而弃牌认输。
某乙,属胆大妄为之徒,坊间传说其曾蒙面拦路打劫过舅舅。
一日,“两强”相遇。某甲故技重施,又朝赌桌上扔了一张大钞,大呼“封顶”,众人面面相觑,叹气收手。唯某乙也扔了一张大钞,大呼“封顶!”
众人以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牌面打开,二者皆为“憋十!”
两个最小点数的赌徒,平分了赌桌上的散金碎银。
某甲是在赌,是在打心理战。某乙则是“不按套路出牌”,看似“以卵击石”,结果成了“以卵击卵”。
□“把木梳拿出来吧”
红灯记里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
交通员 我是卖木梳的。
李玉和 有桃木的吗?
交通员 有。要现钱。
李玉和 好,你等着。
〔李玉和示意李奶奶拿灯试探。
李奶奶 (举煤油灯看交通员)老乡……
交通员 (见暗号不对)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走啦!
李玉和 (高举号志灯)同志!
交通员 (激动地)我可找到你啦!
交通员 老李,我是松岭根据地的交通员。(从鞋底取出密电码)这是一份密电码。
〔李玉和郑重地接受。
这个片段是按照“套路”出牌,双方顺利接头,完成密电码转交任务。
片段二
假交通员 我是卖木梳的。
李奶奶 有桃木的吗?
假交通员 有。要现钱。
李奶奶 好,你等着。
假交通员 哎呀!我可找到你们了。谢天谢地,可真不容易呀。哈哈……
李奶奶 (举煤油灯看交通员)掌柜的,快把木梳拿出来,让我挑挑吧。
假交通员 我是来取密电码的。
李奶奶 他说的什么呀?
假交通员 你别打岔呀。老奶奶,密电码是共产党的机密文件,有关革命的前途,你快给我吧……
李铁梅 啰嗦啥,你快走!
这个片段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假交通员(日寇情报人员)得意忘形说了不该说的话,身份暴露,任务失败,没有骗到密电码;李奶奶不举号志灯而用煤油灯,试探出交通员为假,保住了密电码。
□ 鞋子和梳子的故事
一个制鞋公司,为了开发一个岛国的市场,先后派出了考察队,得到不一样的调查报告。
1.普通销售人员汇报说人们都没有穿鞋的习惯,建议放弃,另外选择市场。
2.优秀的推销员报告岛上的人还没有鞋穿,也没有卖鞋的;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缺,可以把库存的鞋大量地运过去卖。
3.制鞋厂的厂长认为岛国有大量价格低廉的原料,劳动力资源也丰富,应该到岛上开办分厂,肯定会有高回报。
最终,鞋子大量被卖给岛上的人,岛上的人也养成了穿鞋子的习惯。
一家生产梳子的公司让业务员,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
张三经过努力,在跑了无数的寺院、推销了无数的和尚失败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出了一把。
李四也跑了很多寺院,偶然发现一个女客头发有点乱,需要整理发型,说服两家寺院主持各买了五把梳子给香客使用,一共卖出了十把梳子。
王五和寺院的主持商量,在梳子上刻上各种有吉利意义的字,把梳子打造成不同档次的艺术品,香客纷纷购买留念,反响很好,越来越多的寺院要求购买此类梳子,最终卖了1500把。
很显然,有创新意识的、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成为了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