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午阳光出品的《琅琊榜》从2015年首播到现在已有十年了。十年时间,这部电视剧陪着我从高中时代走到工作,每年我都会重温一遍这场充满权谋与情义的复仇故事。从学生时代看剧的懵懂,到现在对故事情节和台词的了如指掌,渐渐的这部电视剧在我心里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古装权谋剧变成了好似真实存在的慷慨悲歌。
其实最开始我对这部电视剧是有抵触心理的。第一次接触到这部电视剧还是在电视轮播的时候,对于第一眼的记忆我实在是记忆犹新。满满一屋子的人在不停地争吵,实在是让我找不到故事的头绪。再次让我入坑的是那场戏,梅长苏与梁王对峙。梁王怀疑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他太害怕被别人分享自己的权利了,哪怕是完全没有威胁的儿子。梁王说:祁王总是顶撞我,大臣也都言必称祁王,那么,到底这是我的天下,还是他的天下呢?梅长苏说:这是天下人的天下,若无百姓,何来天子?若无社稷,何来主君?这段剧情对当时的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原来古装剧也不只有儿女情长,也会有这样对复杂人性、家国大义的深入探讨。
在我后来的一遍又一遍的重温中,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明。不仅是这部故事的主角梅长苏,还有靖王萧景琰,郡主穆霓凰...每个人都各具特色,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芒。梅长苏表面上是在为了当年赤焰旧案的翻案,其实更是为了家国的未来。推翻赤焰旧案不仅是要给自己和十万赤焰军洗刷冤情,更是要借此机会肃清朝纲,还大梁一个清明政治,给百姓一个安身之所。靖王萧景琰走上夺嫡之路,并非出于对权力的渴望,而是为了昭雪冤案、匡扶天下。霓凰郡主是我观剧多年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她十七岁领兵上战场铁血十年,在各种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为个人情感所困。
都说《琅琊榜》是部爽剧,但是故事总体的基调和电视剧的画面总是清冷的。“悲”字串联始终。最近有一首歌叫做《戏文说》很适合当做《琅琊榜》故事剪辑的bgm。歌词里唱道“相逢难逃别离,姻缘断情难续,殷情多是假意,人心道不明。”仔细品鉴之后和《琅琊榜》的故事实在是吻合。靖王在故事的最后认出了林殊却只能放他去领兵作战;霓凰与梅长苏的感情也只能置于家国之下;当初好似三顾茅庐的誉王殿下对待梅长苏也只是虚情;祁王在最后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父亲会下令杀他,只留下一句“子不知父,父不知子”。从故事开头的赤焰战场,到故事结尾的林殊牌位,这个故事里的主角最终是死了。若按照一般的电视剧划分,它并不是一个happy end .可是对于故事本身来说却是一个美好的结局,故事中的大梁未来会在萧景琰的统治下欣欣向荣,有萧景琰的朝堂一定是当初和林殊一起畅想朝堂。
随着我年纪的增长,经过十年,再看《琅琊榜》对里面的台词也有不同的看法,也带给了我很多不同的启迪。就比如萧景睿和梅长苏告别的那场戏吧,初看时我确实不能理解,自己捧一颗真心对待的朋友却在自己生日宴上做出了对自己最残忍的事情,如果是我一定会难过伤心最后变成怨恨内耗。但过了这些年回头看去,萧景睿那段话真的在很多时候都帮了我很大的忙。“我曾经因为你这么做,非常难过,可是我毕竟已经不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了,我明白了,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每当我一厢情愿,或者拿自己的情感标准去要求别人,想要以真心换真心结局却总是不尽如人愿时,我回头检讨自己的时候总会想到这段话。像苏先生这样名动天下的才子或许举世无双,但像萧景睿这般的君子也是世间难寻。
在《琅琊榜》播出的两年后,正午阳光推出了续集《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虽说是续集,我却总把它看做是《琅琊榜》的前传,里面的剧情依然很打动人心。网络上总说榜二不如榜一,但我看来《风起长林》不输《琅琊榜》。我曾经把《风起长林》的台词写进我毕业论文的致谢中,被导师说若写论文正文用了写致谢一半的心思也不至于改了又改。即使最后怕查重太高致谢没放入论文,我到现在也依然记得那几句台词“荣华宝贵,尊荣权柄,常常可以让人忘记初衷,忘记本心。如果你觉得这世态炎凉,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地狱。一个人本性若善,纵然是炼狱归来,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这几句话也送给屏幕前的各位,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希望大家亦可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