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是一个小脚老太太,不识字。奶奶出嫁很早,十七岁就有了我父亲,此后又生下了三儿俩女。
父亲初中毕业后正值招兵,来招兵的部队干部一眼就看中了我父亲,但是我奶奶死活不愿意让我父亲去,招兵的干部和公社的干部连续到家里劝说个把星期,无果,最后只得作罢。
每当听父亲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我总想,如果当初父亲入了部队,凭他的聪明勤奋忠厚也许人生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吧。我问父亲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初为什么不坚持?父亲黯然地对我说因为奶奶突然病了。当全家其他人都同意父亲去当兵,而父亲也准备去的时候,奶奶突然精神失常,躺在床上整日整夜地唱,就像农村唱大神一样。那时的村子很小,夜深人静时一庄子都能听到我奶奶在哭着唱那没人懂的话,悲悲戚戚地令人头皮发麻。每次都是我的父亲跪在床下,不住地磕头哀求,奶奶才停下来。
招兵的走后,奶奶就渐渐地不再唱了。
二
我婆家外公年轻时是红军,参加过许多战斗,还上过朝鲜战场,因为多次立功而升为连级干部。外婆带着五个孩子在老家种地。外婆不愿随军,并且还要外公也回来种地。
每当我的婆婆说起这个往事时总是为外公抱屈。我问婆婆外婆为什么非要外公回来种地呢,婆婆说那时她还很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听大姨说外婆一心认为只有种地才是最牢靠的。所以,为了让外公回来,外婆就天天闹,闹得很凶。
最后外公就转业回来了。据说外公临走的时候,部队首长亲自挽留,还叮嘱外公把家里事情处理好再回部队来。后来外婆病逝了,外公一个人拉扯着几个孩子。在我婆婆才十岁的时候,外公也去世了。
外公的军功章和证件有一小盒子,我在大姨家看见过。照片上外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三
回想我小时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村里的一个外地女人。她叽哩哇啦地说着我们几乎听不懂的南方话,所以人们都叫她蛮子。她已不太年轻,故而人们又叫她老蛮子。她有文化,会读书写字。
她有一个女儿。那时的农村不兴打工,各家主要靠几亩地过活。她家很穷,每当逢集就去街上拾人家丢弃的青菜拿回家吃,但是她对女儿特别好,自己舍不得花钱,却舍得给女儿买个漂亮的头绳什么的,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的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她的丈夫说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白糟蹋钱,她却坚持要女儿上学。男人不许,她就一声不吭地跪在地上不起。最终男人拗不过,答应了。
几十年前农村孩子基本都是放养的,家长一天到晚忙地里活忙家里活哪有功夫管孩子上学学习,就是有空也没有到校门口去接孩子放学的习惯,但她却是一个特例。
她的女儿后来考上了大学,并且有了很好的工作。
不久前我在村休闲广场上看到她带着外孙在玩,她胖了些,很慈祥很幸福的样子。
四
我的母亲出身很好,家境优渥。我的外公和大外公(外公的哥哥)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国家公职人员。母亲是家中老大,为了帮忙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完小学母亲就不上了。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母亲算账的本领可是很高呢,平时买卖时的几斤几两几角几分钱,那几乎是秒算出,我至今都自叹弗如。
母亲二十一岁时嫁给了我父亲,她一生生育了四个孩子,只留下来三个——我的大哥、二哥和我,我那排行第三的姐姐三岁多时因病夭折了。我的父亲家里比较穷,早前是从江苏省睢宁县桃园镇逃荒到这个村子的。母亲嫁过来时,我的三叔还不会走路只能围饭桌转,最小的小叔还没出生。家里老老小小有七八口人,母亲说顿顿得贴一锅白渣饼。寒冬腊月也得早起来去南边汪里洗菜然后做饭。
母亲为人忠厚淳朴,安守本分,我印象中母亲总是终日忙碌,她不喜言语,从不到处串门,更不招惹是非。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的很多事情,母亲总是“得过且过”,从不斤斤计较。相比较我那几个婶娘,我都感觉母亲太软弱了,在我小时候每当我为母亲打抱不平时,母亲总是怜爱地看着我微笑着说小孩子懂什么。
三十年前农村家庭收入很低,但我的父亲母亲总是千方百计地挣钱供三个孩子上学,毫无怨言。父亲每天起早开手扶拖拉机去很远的渔沟镇拉石头,回家再一点点地洗刷干净后打成石面再拖成瓦卖钱。母亲除了给父亲打下手,还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得喂养几头猪和羊。
曾有亲戚对我说“女孩子上学识几个字就行了,你看你爸妈那么辛苦,你还不如出去打工挣点钱减轻你爸妈点负担”。可是当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时,我差点吃了父亲的一顿皮带炒肉,母亲则笑着对我说“好好学习,不要胡思乱想”。
后来,我也考上了大学,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走出了第三个大学生。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的大哥在首都某高校任教,二哥在老家镇中学任教,我在灵璧县城中学工作。
我总认为我们兄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与我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时至今日,当我在教育儿女和处理家庭琐事时,眼前还总是不由地浮现母亲的身影。
一个女人无论是怎样地被捧在手心里长大,成家立业之后总要自己去处理许多许多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见识和格局,那么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一地鸡毛。
而读书就是增长见识、扩大格局最有效的途径。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生活不应只有无奈和苟且,还要有诗意和风景。读书人的眼中有一地鸡毛,也有春暖花开;读书人的心中有柴米油盐,也有星辰大海。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是完全不同的,格局大小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都说女子是半边天,身为女性,我们不光要撑起这半边天,还要努力装点整个天空。
愿每一个女人都能心中有诗,眼前有景,时光不虚度,人生有价值,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谨以此文与姐妹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