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笔者亲历的一件事情:
我在执教竺可桢先生的科普文《中秋月》的时候,依照惯例,在学生们读了课文之后,介绍竺可桢先生的生平及成就时,提到他做过多年的浙江大学的校长,并从鼓励学生的心理出发,说浙江大学以今非昔比,经改制后,新的浙大有多个分校,规模庞大,分校间需乘坐公交车......
当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在对已学内容进行回顾的时候,有个喜欢发言的学生举手要求答问,我也鼓励他大胆说出记得的各知识点。
孰料他在谈到“介绍作者”的环节时,也把我上节课即兴补充的浙大现状郑重其事的介绍了一番。我急忙喊停,并尽快展开新的教学环节。
下课后,我进行了多次的反思:到底应该怎么样来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我们常规的按照“知人论世识文”的思路,介绍作家作品常识以增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到底有无此必要呢?
大多数的时候是必须的,因为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对我们理解其作品帮助甚大,毕竟是“干啥讲啥,卖啥吆喝啥”,这些作品大多是作者从不同的侧面阐述自己人生的阅历经验,对一些事件的看法。这些作品也都是创作者对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
不过在做这类事情的时候要小心才好,万不可节外生枝。
学生的答非所问和我们教师的“信马由缰”、即兴发挥,是有关系的。他们往往对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忽略,而对老师顺口引入的内容感兴趣,这也和人们总想猎奇的心理是一致的。
我们教育工作者还是少一些卖弄的心理,多一些对文本的解读,多一些对双基的训练,也许学生会逐步的“上路”,身心会更健康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更加有效。
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应该称为我们教学研究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