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执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的时候,查阅了较多的网络资料,发现大师的文章也有疏漏,在这篇文章里,梁实秋有好几处没有弄准,笔者研读比对后,略述于下,公诸同好:
1.关于演讲的时间,梁实秋说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
这个“大约”就告诉我们听演讲和写文章的间隔很长,写作者的记忆有点模糊,实际的时间是民国十一年三月十日,三月十七日,三月二十四日。梁实秋的所谓印象深刻,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
2.关于演讲的开头,梁实秋说“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实际梁任公的文稿开头是“导言”,最初引用的古诗情形却是:“但是有一类的情感,是要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我们可以给这类文学起一个名,叫做‘奔迸的表情法’。例如碰着意外的过度的刺激,大叫一声或大哭一场或大跳一阵,在这种时候,含蓄蕴藉是一点用不着。例如《诗经》: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莪》)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黄鸟》)”
3.梁实秋引用的《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梁任公文稿中这样写道,“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当冬天早上在河边‘被发乱流而渡’,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拦不住,溺死了。他妻子做了一首‘引’,是: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关于《箜篌引》的来历,唐人吴兢在他的《乐府古题要解》里这样说:
旧说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携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溺死。于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而死当奈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金克木先生在他的《古诗三解》里引用的《箜篌引》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梁实秋先生是大师,想来他征引的诗句别有所据?
4.“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
梁实秋的引文和梁任公的文稿所述不符:“以我所记得的独《桃花扇》里头,有几段很见力量。那《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5.“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梁实秋的叙述和梁任公的文稿内容先后安排不符,文章里说梁任公讲《桃花扇》,又讲杜诗,而原稿之中是先杜诗而后《桃花扇》。
我在执教的时候,把这些探讨的问题告诉了学生,在他们中间掀起新的研读教材的热潮。
我写作此文的目的,并非是要揭梁实秋先生的短,毕竟时隔二十多年,舛误难免。
我想说的是:
1.我们不应该迷信“大家”,需敢于怀疑批判“权威”,求真求实。
2.我们用自己的钻研行动影响学生研读教材,“用教材学”而非只是“学教材”。
3.我们写作的时候应该多方查证,尽可能减少失误,写不出的时候不要勉强,以免贻害误人。
参考书目: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梁启超)(网络版)
《四库全书》(网络版)
《中华古诗文》(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