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倡导合作、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
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基本格式: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1.预习导学(课前预习内容)
2.重点内容讲解及课堂研讨
3.延伸拓展
4.课堂反馈(练习)
5.总结 反思(课后补充)
(二)“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参照教学案提纲,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参照导学案提纲
参阅本学科导学案提纲,制定教学计划。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中设置的主要问题以小黑板形式出示给学生,正式上课前检查部分学生的预习稿,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教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教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三)“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四)“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
(1)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
(2)预习疑难反馈、课文重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
(3)教师分题要求(如重点词组或句型练习),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
(4)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
(5)穿插巩固;
(6)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4.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展示给学生,学生预习后,教师根据需要抽查“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抽查。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五)有关保障措施:
1.实施“导学案”后,原则上少用课外教辅材料,除“导学案”与“周周清”或“单元清”巩固练习卷外,减少另外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
2.周周清、每次月调研考试题必须有不低于30%的内容来源于教材和“导学案”的原题。
3.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4.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
①看学生气氛是否浓厚;
②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
③看学生占用的时间多少;
④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
⑤看效果,看效率。
学校验评组评课,强调两个字:一是活,看学生参与和学生气氛;二是实,看课堂是否很实在,看学生达标率
(六)“导学案”的实施,结合我校的实际,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更有效的使用好“导学案”。
1.初中部三个年级全部使用“导学案”。
2.高中部高一、高二年级语数外三科使用“导学案”,每周三课时;理化生二至三课时;政史地一至二课时。
3.高三年级不使用“导学案”。
灵璧三中教导处
2012年9月1日
灵璧职高(三中)“导学案”实施方案
教导处
2012年9月1日